莱芜宋代银锭银元常期收购
明代银锭美观大方,大都以明代银锭作为中国银锭的代表造型。电影电视里出现的银元宝,都是在此基础上艺术加工出来的。已知明代最大银锭重500两。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、重量及工匠姓名等,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。明代银锭传世和出土的很多。
折:对金属铸币价值的合算,分注明与不注明两种。不注明所折之数,则凭感观或约定。“孔方兄”的由来西晋?鲁褒作《钱神论》讥讽时弊,拟钱为长兄,字曰“孔方”,人见皆爱之如亲兄。这是鲁褒对当时贪官、士大夫、清淡家“耻言钱”的一种戏谑和讽刺。后世遂以“孔方兄”为钱之代称。省称“孔方”、“孔兄”。古钱学是金石学的一个分支。以历史货币为研究对象,通过对货币的形制、币材、文字、图案及出土地点、时间、数量、窖藏方式的研究,结合史料,探求货币的产展、演变规律以及货币的经济、社会政治制度、生产技术等问题。
成,银两是一种称量货币,使用时不仅需要称重量,还需要辨成。在重量等同的情况下,成高的货币价值明显高于成低的,在成相同的情况下,重量轻的货币价值要低于重量高的,在成,重量都不同的情况下,就存在着复杂的平兑关系。这种平兑关系,无论在当地还是异地,都存在着不同的平码标准和折算方法。白银的成一般分纯银100%,足银99%,纹银93,5374%,标准银90%四种。明清银锭的成一般在95%至98%。
在古代,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。银和黄金一样,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,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,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,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,就是以银为主的银、铜合金。在我国清代,1两银子约相当于今天的400-500元(长美注)。而银比金活泼,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,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,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。在古代,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,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,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。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,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,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,甚至到了17世纪,日本金、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。银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,后来才作为货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