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宾元代银锭银元正规全国上门收购
就形制而言,银锭可分为几种:船形、条形、饼形,不同时代的银锭,有着不同的形制特征,比如说,同样是五十两的银锭,唐代的船形银锭就要比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的银锭长。宋元时期的银锭两端呈弧形,并且,虽然周边也起棱,但不上翘,锭面微凹,且有由外及里的丝纹,一般锭面要比底面底面大些,束腰较宽。明代银锭比起宋元时期来,显得短粗,所以,看上去相当厚。束腰处的弧度缩小,两端双翅上翘,弧线增长。明代的圆形银锭发现很少,形制与清代民国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。清代民国时期的银锭,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形制。所以,银锭的形制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。
元代的白银除了统一称“锭”外,正式称作“元宝”也是从元朝开始的。《元史》记载,至元三年(1266),杨湜任诸路交钞都提举时,为了防止白银出入平准库时被偷漏,就将各种大小的银锭都统一铸成五十两重,并且在背面加铸“元宝”两字,表示“元朝之宝”的意思。从这以后“元宝”就成为银锭的通称。
1911年,辛亥成功,清朝覆之。1912年1月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,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。民国政府将原江南造币厂改为管理,开始铸行有孙中山先生侧面肖像,面值分为壹圆、贰角、壹角之“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”。民国初年,中国市场银元流通状况更趋混乱,海外各国银币和清朝龙洋并行,种类繁多,成不一,市价时高时低,民众经济活动涤受其害。1914年2月,民国政府着手币制,公布“国币条例”及其“实施细侧”。以求整顿并统一银币铸行。规定以壹元银圆为本位币,分壹圆、半圆、贰角、壹角四等币值,几在中国境内以国币授受者,无论何种款项,概不得拒。国民政府还在大量收兑龙洋政铸新币。是年十二月,天津造币总厂首铸新版银币,其正面 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,背面 嘉禾纹饰与币值,俗称“袁头币”,计有壹圆、中圆、贰角、壹角、五分共五等币值。新币币值划一,花样,重量成准确,易于识别,将快风行各地。在1914年至1921年间,曾多方鼓铸。为数甚巨,并渐排斥各种外国银币,成为中国流通银币中重要币种。
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,当时的一石约为94.4公斤,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.8公斤大米,就是377.6斤。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.5元至2元之间,以中间价1.75元计算,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=660.8元。综上所述,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: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150—220元左右;明朝中期价值600—800元;北宋朝中期600元—1300元(或1000—1800元);盛唐时期2000—4000元。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,价值过高,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,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。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,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。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,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,由于地域不同,铸造工艺流程不同,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、形式多样、名称繁多,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,与同好共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