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唐代银锭正规全国上门收购
19世纪末期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,莫过于“吉林厂平”银币的出现了,这是中国代表铸币工艺的套机铸币。此一时期,西方世界机器工业兴盛,机铸币已十分流行,吉林地方告别传统的浇铸和人工打制方式,引进新技术制币,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。吉林铸“厂平”两年后,两广总督张之洞购进英国机器,不久开始铸造名为“光绪元宝”的银元,当年铸成100万元。这是中国正式用机器铸行银元的开端。事过数年,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,又铸“湖北省造”银元,其后各省纷纷仿造,一时间全国大部分行省都开始鼓铸地方银币,朝廷下令除广、湖两及南洋、直隶、吉林外,其他地方一律停铸。各地铸币权被收回后,朝廷在天津设立了铸造银钱总厂,独揽铸币大权及盈余。中国近代化路程之艰难,这也是一个小小的侧影。
清代的银锭器形种类最繁多。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器形。大体上有元宝形、圆形、长方形、砝码形、腰形、牌坊形等。又分为4种:一种是宝银,呈马蹄形,重50两;第二种是中锭,多为锤形,重约10两,又称小元宝;第三种是小锞或锞子,形为馒头状,重一二两,也叫小锭;第四种是不足一两的散碎银子,有滴珠、福珠等称谓。
近些年,仿造的假银锭多,而且仿造得逼真,字迹、气 孔以及黑褐的氧化层等都仿造得无可挑副。但唯一的破绽就是老银 锭多数都经过流通使用,总会有一定的磨损,是银锭内部的字迹 会有磨损,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痕迹,底部的气孔在流通使用中 同样产生磨损,在长期的使用中也会有熟旧感和包浆,这些都是新仿 造银锭所没有的。白银,即银,因其白,故称白银,与黄金相对。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。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。纯白银颜白,掺有杂质金属光泽,质软,掺有杂质后变硬,颜呈灰、红。纯白银比重为10.5,熔点960.5℃,导电性能佳,溶于硝酸、硫酸中。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。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,但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。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,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.3微米厚的透明箔,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。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。
大锭:俗称“元宝”,多马蹄形、方形、龟形,重50两,上多铸造有年号、地名、铺号、炉号、银匠等。据《元史。杨湜传》中记载:至元三年“以湜为诸路交钞都提举,上钞法便宜事,谓:‘平准行用库白金出入有偷滥之弊,请以五十两铸为锭,文以元宝’,用之便。”这就是“元宝”银锭的初记载。“元” 即元代,“宝”即宝货。元宝就是元代的宝货。中锭:多为圆锭、椭圆腰锭,重约10两;上面有公十足、十足及铺号、银匠姓名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