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五两银锭银元上门回收
两宋的币制仍以铜钱为主,宋代银铤除用于进贡、赏赐外,在缴 纳税賦以及政府开支如购买军马等事项中,都有用银铤支付的例子。宋代银铤的形状整体扁平,两头呈半圆形,中间束腰。与宋代几 乎同时期的金朝,其币制与宋代相同,白银通用,以五十两为一铤。
两宋的币制仍以铜钱为主,宋代银铤除用于进贡、赏赐外,在缴 纳税賦以及政府开支如购买军马等事项中,都有用银铤支付的例子。宋代银铤的形状整体扁平,两头呈半圆形,中间束腰。与宋代几 乎同时期的金朝,其币制与宋代相同,白银通用,以五十两为一铤。《金史食货志~钱币》中记载:(承安二年十二月)遂改铸银名“承安宝货”,一两至十两分五等,每两折钱二贯,公私同见钱用。这是中国历史上早的白银计值货币的文献记载。1981年黑龙江 省中国人民银行发现4枚“承安宝货”银铤,面值都是一两的。自元代起,中国较多的用白银作为价值尺度,并逐渐发展到以白 银为流通手段。元代开始称之为“元宝”,其形制和宋、金时期基本 相同。明代白银以银锭为主|大的银锭重五百两,是明万历四十五 年,铸造的镇库银锭,现藏日本造币。
纯白银颜白,掺有杂质金属光泽,质软,掺有杂质后变硬,颜白银呈灰、红。熔点961.93℃,沸点2212℃,密度10.5 克/立方厘米(20℃)。银质软,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延展性仅次于金,能压成薄片,拉成细丝。溶于硝酸、硫酸中。银对光的反射性达到91%。常温下,卤素能与银缓慢地化合,生成卤化银。银不与稀盐酸、稀硫酸和碱发生反应,但能与氧化性较强的酸浓硝酸和浓盐酸产生化学反应。白银的主要用途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:工业、摄影和珠宝银器。这三大类的白银总需求占到白银需求的85%左右。
铭文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,一类是有关赋、税、解、贡方面的银锭属官锭类,不管这些银锭是否官炉所铸都是官锭;另一类铭文为银楼、炉户、公司、银行吉语等银锭,属商银类;第三类是以个人的名义,铸的银锭为私银类。清代湖南“湘省 光绪二十八年 冬月 裕顺长”五十两银锭,铸造特点明显,存世量少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征吗,比如,唐代的银锭中,没有出现过检验成的“行人”之类的职位;宋代银锭有錾刻和戳记两种;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,一般都有錾刻,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,尽管有序,但依然感觉杂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