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三两银锭正规私下交易
明代银锭美观大方,大都以明代银锭作为中国银锭的代表造型。电影电视里出现的银元宝,都是在此基础上艺术加工出来的。已知明代最大银锭重500两。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、重量及工匠姓名等,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。明代银锭传世和出土的很多。
白银,即银,因其白,故称白银,与黄金相对。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。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。银,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,银的论文原意,也就是”明亮”的意思。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,如银河、银杏、银鱼、银耳、银幕等。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,称为”唯金三品”。《禹贡》一书便记载着”唯金三品”,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,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。在大自然中,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,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.5吨的纯银!另外,也有以氯化物与硫化物的形式存在,常同铅、铜、锑、砷等矿石共生在一起。
段祺瑞执政纪念币:正面有段祺瑞半身西服像,上镌“中华民国执政纪念币”,背面有篆文“和平”二字,以嘉禾图托之。甘肃袁像币:与袁头银币相同,惟像之左有“甘”字,像之右有“肃”字。四川汉字币:为四川军政府所造,上面镌有“四川银币”四字,中心有海棠花一朵,上边有“军政府造”四字,下边为“壹圆”二字,背面为18个圈绕成一环,中镌篆文“汉”字,大环内有横线纹,外有纵线文,上面有“中华民国元年”字样。亦有1928年(民国十七年)四川铜元所铸者,“汉”字下小圈内有两须,而1914年(民国三年)成都造币厂所铸者,“汉”字下小圈内无两须。
两宋的币制仍以铜钱为主,宋代银铤除用于进贡、赏赐外,在缴 纳税賦以及政府开支如购买军马等事项中,都有用银铤支付的例子。宋代银铤的形状整体扁平,两头呈半圆形,中间束腰。与宋代几 乎同时期的金朝,其币制与宋代相同,白银通用,以五十两为一铤。《金史食货志~钱币》中记载:(承安二年十二月)遂改铸银名“承安宝货”,一两至十两分五等,每两折钱二贯,公私同见钱用。这是中国历史上早的白银计值货币的文献记载。1981年黑龙江 省中国人民银行发现4枚“承安宝货”银铤,面值都是一两的。自元代起,中国较多的用白银作为价值尺度,并逐渐发展到以白 银为流通手段。元代开始称之为“元宝”,其形制和宋、金时期基本 相同。明代白银以银锭为主|大的银锭重五百两,是明万历四十五 年,铸造的镇库银锭,现藏日本造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