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元代银锭上门回收
古代银锭多为饼和铤形,近代银锭可分为四种:大锭:俗称“元宝”,多马蹄形、方形、龟形,重50两,上多铸造有年号、地名、铺号、炉号、银匠等。中锭:多为圆锭、椭圆腰锭,重约10两;上面有公十足、十足及铺号、银匠姓名。小锭:也叫“锞子”,形似馒头、葫芦状,重1~5两,上有县名及银匠名。散碎银子:有滴珠、福珠等名称,重量在一两以下。近代银锭则依行政区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型制,从而构成了中国近代银锭独有的艺术性。
银锭重量一般分五十两,二十五两,十两,五两和一两等数种,多见的是五十两的银锭。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标准,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,古代银锭的重量,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吻合的,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,如唐代一两为42克,宋代为39克,元代为36,6,明代为37克。清代一般在34到38克之间,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基本统一为五两,十两和五十两3种,五两以下为散银。
宋代“行行朱铺京销锭银”银铤紫褐的包浆,中国钱币博物馆藏亦如一枚后期清朝湖南“龟宝”。清代湖南龟宝紫褐包浆,中国钱币博物馆藏低银或无银的赝品银锭不具有真银锭的泽包浆,高纯银锭赝品的泽包浆多用化学腐蚀,锈蚀层颜灰暗,如烟熏般,轻浮疏松,擦拭可掉,没有自然包浆致密光洁的表层。▲清代河北“长聚丰 十足”十两银锭大家不要被电视剧里的道具欺骗了,这才是真正的银元宝,造型不那么美观,表面坑坑洼洼,中间凹陷内印有戳记。虽然颜值不够,但它可是货真价值的“钱”。
世俗所称的蚁鼻钱,是铜贝的高级形态。钱币学家认为蚁鼻钱是楚国的货币,因为大多出土于南方,而且文字是阴文,和中原的货币不同。蚁鼻钱的形状是正面凸起,背面平。按照钱上的文字可以分为许多种。普通的是所谓脸钱,因为钱身为椭圆形,而且上面有的阴文,看起来的确象人的脸。其次是各六朱,因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连写,同时又象一只蚂蚁,加上脸上的高鼻子,于是就有了蚁鼻钱这个名称。这两种钱多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