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二两银锭正规私下交易
中国古代银锭,各个时期均具有特定的外观结构,即由线型、平面型和曲面型三类特征分明的基本几何要素组成。如唐代船形银锭的平面型底部、两翼和底部四周都有立线型外脊;宋代银锭有平面型特征,束腰则呈光滑曲面型;明代银锭底部、腰部和双翅,轮廓分明,各部分的分界面明显且有圆角过渡,呈现出不同的曲面特点。
四川银锭锭体呈椭圆的半球状,徒面内凹,中心一圆点凸起,正面砸盖铭文,底部蜂窝孔密布,因形状像碗,又称碗锭、圆锭。四川圆锭有十两和五两两种,以十两锭为主,主要有成都地区的川白锭、川票银,重庆的足票银,泸州的新票银、老票银等。盐课银是四川银两货币的一大特。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商锭、地方存留银、上缴省库税课锭等几种。商锭是民间商业用银,由民间商号委托银号、银炉铸造,其特征主要是键面有一两个戳记,内容是银号名或银匠名,或者二者皆有,存世量大。地方存留银一般是指铭文单一为地名的银锭,即每年各州县的赋税收入除去上缴省府以外,留存地方财政开支的银两,一般只在徒面砸一个地名或地名加上银的成。上缴省库税课锭一般在锭面上砸上地名、纪年、银炉或银匠名,藏家俗称“三排字”。这种官锭银有的还带具体税课名,如地丁、津帖、捐输、厘金、盐课等,存世量较少。
1911年,辛亥成功,清朝覆之。1912年1月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,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。民国政府将原江南造币厂改为管理,开始铸行有孙中山先生侧面肖像,面值分为壹圆、贰角、壹角之“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”。民国初年,中国市场银元流通状况更趋混乱,海外各国银币和清朝龙洋并行,种类繁多,成不一,市价时高时低,民众经济活动涤受其害。1914年2月,民国政府着手币制,公布“国币条例”及其“实施细侧”。以求整顿并统一银币铸行。规定以壹元银圆为本位币,分壹圆、半圆、贰角、壹角四等币值,几在中国境内以国币授受者,无论何种款项,概不得拒。国民政府还在大量收兑龙洋政铸新币。是年十二月,天津造币总厂首铸新版银币,其正面 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,背面 嘉禾纹饰与币值,俗称“袁头币”,计有壹圆、中圆、贰角、壹角、五分共五等币值。新币币值划一,花样,重量成准确,易于识别,将快风行各地。在1914年至1921年间,曾多方鼓铸。为数甚巨,并渐排斥各种外国银币,成为中国流通银币中重要币种。
其余几种蚁鼻钱,即铜贝铭文作“全”字者,均很少见。解放后在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苏、鲁南都不断发现蚁鼻钱。普通鼻钱传世较多,几乎没有伪品,但出土少的“全”字币,就应留神有否做伪痕迹。“小平”、“折”小平:对古代方孔钱形体大小的一种称谓。以宋代钱币为标准。中国古钱币自宋代以后,形制趋于复杂。钱币学家为了区别钱之大小,将宋钱分为小平、折二、折三、折五、折十五等。一般直径2.4cm左右,重3-4g左右。其它各代方孔钱皆以宋钱形制比附。宋钱形制由于铸时长、铸地广、同一形制,亦参差不齐,不可拘泥于上述径度、重量。